(资料图)
“不管是什么行业,我们都要有足够的耐性,也要有足够的耐性。”
6月16日,成都通威国际地产峰会在2023第8届“中国房地产国际峰会”拉开帷幕。马光远,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他在会上表示,在2017年,全国就已经出台了270条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且越来越多,到了2021年,已经达到了651条,在楼市冷却之后,到了2022年,已经有了1120条的救助措施,但是一些限制性的政策还是存在的。
马光远并不同意目前一些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失去了机遇”的说法。
马光远认为,第一,中国目前才刚刚解决住房问题,许多基础条件尚不成熟;其次,中国城市化进程尚未完全结束,对城市化进程仍有一定的增量需要;另外,目前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还不到40平方米,整体上还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离人均住房45平方米还差得很远。同时,中国半数以上的房屋都是在2000年以前建造的,这部分房屋基本上都是老旧房屋,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因此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第四,中国的好住宅实在是太少了,人们对绿色,智能,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完全得不到满足。所以,“房地产业才刚刚步入产业的中段,还没有到产业的末期,而且市场机遇依然广阔。”
马光远在研讨会上发表主题讲话,由陈利提供。
但马光远同时也表示,在新的地产周期中,“三个不变”,即地产的支柱行业地位不会变,地产被当作居民分配财富的重要工具,不会变,市民对品质生活的要求也不会变。“房屋的数量是足够了,但是,还没有足够的好房屋。”
那么,下一步该怎么走呢?马光远认为,在“三高”模式被玩弄至极限之后,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面临着真实的转型,必须要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住宅的绿色、低碳、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房地产企业将由销售者向租客转换,由开发商向服务商转换。
“楼市固然重要,但短期内不能继续依靠楼市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马光远认为,目前的政策太温和了,“我们可以采取强硬的措施,因为强硬的措施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如果不采取强硬的措施,问题就大了。”
另外,马光远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迫切需要“三支利箭”,即在保持楼市稳定的同时,还要保持消费和预期的稳定。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01-3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