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促提升 美业添活力 2022年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情况解析】提质增效强信心 多方协作促发展
——2022年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情况分析
(资料图片)
□ 赵玲 李锐 于春媛
2022年是我国化妆品监管新法规集中颁布施行的第二年,也是化妆品注册备案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新平台)上线运行的第二年。在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新法规、新平台对普通化妆品备案资料规范要求日益严格。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工作在监管部门和备案人等多方努力下,平稳度过适应期和磨合期,备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备案需求增长产品迭代更新加快
2022年,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人数量增至791家,较上年增长45.4%。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办理总量为24214件次,包括首次7877件次、变更4133件次、注销8339件次、补录3865件次,月均办理2018件次,全年新增国产普通化妆品3123件。
2022年,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总量大幅增长,与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人由迟疑观望态度转向信心增强、需求增长密切相关。同时,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注销数量同比增长近4倍,首次备案数量持续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年报工作要求落地,部分老产品清理注销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是随着新规的实施,国产普通化妆品产品迭代更新速度加快。
备案数量“节”律波动产品类型相对集中
受消费市场热点、消费者意愿等影响,2022年,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数量呈现“节”律性波动趋势(详见图1)。以年度首次备案数据为例,数量在1月、6月、11月份出现3次申报高峰,时间分别对应春节、“6·18”和“双11”消费需求高峰;需求饱和后,2月份,备案数量明显下降;其余月份备案数量相对平稳,月均备案量约为650件次。从年度变更备案数据来看,4月份出现备案高峰,与2022年5月1日《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施行,备案人提前集中申报有关;其他月份变更备案数量均相对平稳,月均备案量约为340件次,变更事项集中在产品标签资料相关内容。
2022年,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首次备案产品中,宣称使用人群为“普通人群”的占比为95.7%,宣称使用人群为“儿童或婴幼儿”的占比不足5%。产品功效宣称排名靠前的为保湿、清洁、紧致、抗皱、舒缓,由此可见,国产普通化妆品的市场需求仍集中在基础护肤功效产品。
备案问题差异明显科学审查把脉难点
2022年,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首次及变更产品备案资料整理环节意见分布显示,审查意见集中在产品标签、产品安全评估资料两项(两项意见占比加和均超50%)。具体表现为资料内容前后不一致、不完整、形式不规范等。其余备案资料如备案申请表、产品名称命名依据、产品配方、产品执行的标准、产品检验报告的意见分布较分散(详见图2)。
产品标签问题在各项资料中占比最高,与产品标签资料要求涵盖产品基本信息提交内容较多,且备案人长期在标签上未规范标注宣称有关。产品安全评估资料问题突出,与《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发布仅一年,备案人对产品安全评估资料规范要求未完全理解,或产品安全技术评估能力不足有关。
部分国产普通化妆品在备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有些备案人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履行主体责任能力不足,在未深入理解法规要求或对产品原料、标签、功效等认识不全面的情况下,反复仓促申报,导致出错率高;另一方面,新法规施行时间较短,监管部门尚没有全面、精准掌握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情况,存在对备案人法规宣贯培训不到位的情况。此外,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市场需求更新较快,一些备案人员跨省份从业,不同省份存在备案资料差异、审查意见尺度不一致情况。
规范高效优化服务政企携手共促发展
开展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以来,北京市化妆品审评检查中心严格依法依规履行审评检查职责,在推进审查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方面取得了实效。例如,通过定期开展“一问一答”政策解读、企业咨询问答、“点对点”对企服务等方式,持续为备案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然而,推动北京市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工作持续提质增效,仍需要备案人、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等联合发力。
备案人作为化妆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始终牢固树立依法依规备案意识,深入理解化妆品监管政策要求;不断加强备案人才队伍建设,使备案人员熟练掌握化妆品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避免“打擦边球”、混淆概念等问题,努力打造高质量产品。
监管部门应在政策法规宣贯和日常监督中,进一步加强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情况的分析研判和统筹规划,有目的、有措施地做好备案管理工作,重点解决标准尺度不统一等问题。建议国家药监局加快制定统一的审查要求,细化完善审查标准,及时公开或发布审查要点、政策解读等规范性文件;各省级监管部门定期开展培训,加强交流沟通,持续提升监管人员审查能力和服务水平。
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需搭建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良性沟通的桥梁。探索建立教育培训、服务咨询、联动宣传、专家研讨等常态化机制,促进化妆品备案人与监管部门、科研机构顺畅交流和对接;积极推动化妆品政策法规宣传落实,实时掌握并反馈行业情况,研究行业发展趋势,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献计献策。
化妆品备案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都是首都化妆品行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只有不断增强遵法守法意识、提升专业水平、深刻理解化妆品监管的社会意义和核心内涵,才能推动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化妆品审评检查中心)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01-3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