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北京,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全体大会现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供图
2月17日,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全体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走出三年新冠疫情之后举办的首个国际教育年会,为了容纳该年会有史以来最多的参会人员——来自52个国家的超过4300名代表,主办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特别增设了三个会场。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排山倒海的强度,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疫情的后续影响,携理念而来的各国教育官员和使节,期待交流经验、困惑的教育机构校长和老师,准备一探留学、交流趋势的学生和家长,都渴望及时获得一份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指南”。
【资料图】
时代变化有多深刻?教育重塑的落脚点是什么?国际交流需求强劲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留学市场恢复正常了吗?当下什么样的人才更被需要?每个年轻人都需要知道答案。
合作是主旋律,国际交流“没有比现在更重要过”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也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他在演讲中说,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是从局部突破,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全方位爆发”。在三维物理空间之上突然多出一个“数字空间”,这一质的飞跃正在深刻驱动全球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变革和创新。
此外,新冠全球疫情、世界秩序重构以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也给教育者出了难题。
2021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面向全球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教育的新社会契约》报告,倡导重塑教育理念,推动教育转型。尽管疫情给国际教育合作带来了巨大冲击,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信心,但本次会议释放出了高度认可国际教育交流价值的信号,在不少教育从业者看来,重塑教育这份“指南”的关键词之一就是“合作”。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上通过视频致辞表示,“合作共赢永远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他向国际教育界同仁提出的三条倡议均强调了“合作”,包括充分发挥机制平台积极作用,密切教育合作;全面深化数字教育合作,推动教育现代化;广泛开展交流互鉴,夯实合作基础。
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看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开放合作成为推动教育变革创新的关键要素。
“我们要花很多时间弥补疫情带来的隔离,我们的工作从来没有比现在更重要过。”卡罗尔·卡莫迪是学生环球教育与交流协会下属SAF海外学习基金会高级副总裁。学生环球教育与交流协会是一家总部在芝加哥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她说:“如果没有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的机会,我就不可能完全理解我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共同的愿望和目标,以及仍然还存在的隔离障碍。”
该基金会在本次年会期间组织了一场名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学生流动”的分论坛,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案例中,可以看到教育者们在为孩子们提供国际化的平台而努力。
昆山杜克大学全球教育主任克里斯托弗·范·维尔泽说,由于疫情期间在境外的国际学生无法返校,最终该校通过与第三方教育机构合作的方式,在巴塞罗那完成了为部分国际学生定制的教学项目。
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人文社科学院国际合作主任詹姆斯·彭纳·哈恩说,疫情后现在该校每年大约有2906名学生到世界113个国家进行交流学习。不过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学校的期望”。
日本千叶大学教育改革战略办公室主任塚田香织说,从2020年开始,每个千叶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海外交流学习项目,然后才能获得毕业资格。她认为,即使最好的东西也有进步空间,我们应该时刻准备好应对未来的挑战。
多国留学市场恢复疫前水平,交流项目需求显著反弹
作为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留学一直备受关注。年会的中国国际教育展被看作是中国留学市场的“风向标”,教育展组织者介绍,今年北京展会的观众为2.2万人次,超过了往年的人流量。
芬兰国家教育署中国办公室项目官员杨琳,为两天的北京站展览准备了数千份宣传册,没想到展览开始才半天的时间,咨询者络绎不绝,只剩下不足百册。她看着几乎被腾空的桌面笑着感叹:“明天该怎么办!”
咨询者的关注点不乏体现出后疫情时代的特点。李志敏是排队咨询芬兰留学的人之一,26岁的她曾从事过幼教工作,趁着疫情好转,她“想出去看看”,咨询时她还帮未能到场的同事问了问题。学商务英语的肖同学和学动漫设计的纪同学结伴而行,“丰富自己”是她们希望出国留学的动力之一,“安全”是选择目的地国的重要考虑因素。一对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母女在考察英国和泰国的文学相关学校,女孩明确想选择一个文化比较“温和”的留学国家,母亲则希望孩子能够在身处异域文化时培养洞察力,适应自我成长。
为了回应学生和家长们的关切,各国不约而同地对疫情和留学的关系作出了解释。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的这几年,大家对于留学德国还是保持了较高的热情,尤其是越来越多国际高中的中学生也将目光投放到德国,因此留学德国的中国学生总数量并没有因为疫情明显减少。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指出,自2022年10月1日起,加拿大已经取消所有COVID-19相关的入境限制,以及对入境加拿大旅行者的新冠疫苗、检测和隔离要求。
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申请赴英留学所签发的中国学生签证数量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截至2022年6月的过去12个月,中国公民获得了115056份学生签证。
美国驻华大使馆最新数据显示,在疫情之前,每年有超过37万名中国学生选择到美国留学。自2021年5月至今,美国向中国学生和学者签发了15.5万份以上的签证。
不仅留学市场迎来复苏,机构层面的国际教育合作需求也出现显著反弹。学生环球教育与交流协会副总裁安柏·梅尔西认为,在新冠疫情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所带来的挑战面前,更加需要世界各国及人民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年会延期重启后,地方教育系统纷纷“组团”前来与中外同行拓展合作机遇,分享经验举措。其中最大规模的江苏代表团由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牵头组织的21所院校共计24人组成。会场里“终于等到你”的标识“道出”了国际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英国华威大学北京办公室负责人马莉感到今年来对接合作的中国院校有明显的地域变化:以前多是来自北京的院校,这次见到了来自江西、云南、贵州等地的院校。
不仅是中国各地院校表现出了对国际合作项目的渴求。此次英国商业贸易部带来了一份《英国职业英语合作机遇名录》。英国商业贸易部教育与技能司(中国区)北方主管谭雯霏说,来自中英职教领域的12家相关院校和机构,通过中英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分享了各自近期达成的成功合作。
SAF的数据显示,日本、韩国通过该机构进行的交流项目,入学率在疫情后有显著反弹,其中韩国2022年的入学人数比2019年增长了215%。
破题“复杂”求发展,未来需要“最大公约数”型人才
各类、各方国际教育人士为人才培养铺路,与会者们也就教育重塑的方向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认为,我们此时培养的人才,从时间上讲,站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接棒位置,人才培养一定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她说,国家发展目标和任务日趋多元,各方面既有相互加持也有相互制衡,今后数量和质量,效率和公平,经济和环境,守正和创新,活力和秩序,自立自强和对外开放等都是等量齐观,现在需要学生们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能够有一个平衡的决策,找到“最大公约数”型的答案。
她认为,当下培养的人才需要具有5类特点。第一个关键词是“志向”,可以立足更高起点,作出原创性的贡献。第二个关键词是“能力”,要拥有多层次观察、多角度理解、多因素平衡和多方面统筹的能力。第三个关键词是“素质”,不同群体和个体诉求多元和观点分歧成为常态,要具备理解、耐心、沟通、权衡甚至妥协的素质。第四个关键词是“眼界”,新的一代要处理更多的全球性事务,要以合作共赢的理念作出有利于全球共同发展的权衡和决策。第五个关键词是“情怀”,数字时代技术的影响广泛而无形,目前还看不到特别有力的制衡力量,所以新一代人才尤其需要具备以人为本的情怀。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未来远比现在更复杂,将变得更加多样、更加不确定,这些都将从根本上影响和重塑教育,希望我们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具备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等基本能力素质的复合型的高水平人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他认为,促进跨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应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王树国向国际同仁呼吁,在探讨重塑教育的问题时,最终落脚应该在于传承正确的人类价值理念上:那就是“和平与发展”。他说:“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承这个价值理念,让我们的孩子们知道世界发展的命运是相关的,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社会矛盾不同,但秉承了这个理念,世界将会越来越美好。”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01-3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